环境学院举办教学研讨会

7月8日至9日,环境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23年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以“环境人才分类培养与高标准课程建设”为主题,分为特邀报告、主旨报告和研讨交流等环节。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刘毅,教务处副处长、培养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杨帆,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标杆课负责人、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殷雅俊,秀钟书院院长胡洪营,未央书院院长助理、电机系副教授林今,书院管理中心综合办主任、环境学院院长助理李阳受邀出席会议。研讨会由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书明和副院长岳东北主持,60余位教师参加。

杨帆以“三位一体、通专融合、以学为主、多样成长”为题作特邀报告,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提质减量的培养方案改革、加强通专融合与提升课程质量、课程思政全覆盖等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情况。她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的志趣和能力比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本科学习不是要让学生达到训练完成的状态,而更应该为将来走得更远和更具创造能力打下深厚基础。

殷雅俊以“从研究与教学相长的艺术看高质量课程建设”为题,分享了他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融合辩证法思想与基础力学理论的心得,以及引导学生感受伟大先驱思维的演进与飞跃、激发思想碰撞的尝试。

林今以“未央书院的探索式学习课及其设计案例”为题,介绍了未央书院探索式学习课的目标定位,并以“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与制造”“电机学与高电压”3门课程为典型案例,阐述了探索式学习课在沉浸式项目体验中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特色。

岳东北以“环境人才分类培养与高标准课程建设”为题作环境学院教学工作报告。他介绍了近期学院教学重点工作,阐述了秀钟书院、探微书院和未央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分析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请全体教师思考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本研课程体系如何统筹规划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等问题。

胡洪营作秀钟书院建设情况特邀报告。他介绍了秀钟书院的建设进展、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体系,以及“通专融合、工管融通,基础宽厚、多元胜任”的培养特色,提出了对秀钟书院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与课程体系衔接、书院特色工作机制的思考。

李阳作书院情况介绍特邀报告。她介绍了清华大学书院总体情况、书院组织架构、导师制和“从游”文化等内容。她表示,书院以育人为唯一宗旨,将第一课堂改革、第二课堂建设和书院文化打造有机融合,建立“家”的认同感。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导师制设计和本研培养衔接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刘毅在发言中指出,应进一步关注“人才”里“人”的问题,思考学生希望成长为什么模样,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

刘书明在总结时表示,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要积极思考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动适应变化,在改革创新中重新定义环境人才培养。

与会教师一致认为,在教育教学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学院举办教学研讨会意义重大,参加学院教学研讨会非常有收获,全面系统了解了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学院面临的重大挑战。接下来,学院还将开展多轮讨论,探索面向未来、引领绿色发展的环境人才培养新道路。

研讨会现场

 

                                                                                                                           【来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公众号】